发布日期:2025-01-31 21:17 点击次数:66
中国第一、全球前三线上杠杆炒股。
一个细分赛道的超级独角兽要 IPO 了。
近日,天域半导体再度递表,冲击港股上市。其成立于 2009 年,总部位于广东东莞,是中国首批技术领先的第三代半导体公司之一,主要专注于研发、量产及销售自主研发的碳化硅外延片。
在 57 岁管理能将李锡光的带领下,天域半导体成为中国首批实现 4 英寸及 6 英寸碳化硅外延片量产的公司之一,也是中国首批拥有量产 8 英寸碳化硅外延片能力的公司之一。
天域半导体也在资本层面有超强战绩。公司在 IPO 前完成 7 轮融资,吸引了包括华为哈勃、比亚迪、嘉兴欣盈、创启开盈、宜宾晨道、嘉兴海钰、诚毅欣锐、大中实业、超兴投资、复朴投资、踊跃成长、立湾投资、春阳久泰、氢毅昕阳、中广源、缙云天域、中国 - 比利时基金、粤科鑫泰、莞顺投资、中山联芯、招商江海、招华招证、寰域投资、立湾倍增、立德让、华拓合富、博中创新、润福投资等重要资本的押注。
天域半导体的投后估值超过 130 亿元,跻身超级独角兽行列。
中国第一、全球前三
天域半导体由李锡光和欧阳忠创办。二者皆精于管理与企业战略,身兼多职,堪称真正的"时间管理大师"。
李锡光毕业于西南交通大学行政管理专业。他除了创办天域半导体,担任总经理外,目前手中还管理着一家自 1998 年起就着手管理的水泥公司和一家 2004 年开始管理的音像光碟公司。
欧阳忠当前的任职也不少,除了担任天域半导体的监事,还管理着一家东莞房地产企业,另外担任一家纸业和一家精密制造企业的执行董事。
在商界身经百战的二人开始于 2009 年前后跨界创业。当时,碳化硅产业在中国开始迎来空前关注,天域半导体的成立成为中国最早的专业碳化硅延片供应商,填补了国内产业链的空白。
随着新能源汽车、5G 通信等新兴技术的快速发展,作为第三代半导体的碳化硅功率半导体崛起,全球主要半导体企业纷纷加大研发投入,扩充产能。作为该产业链的上游,碳化硅外延片的需求也呈现显著增加趋势。
从市场规模来看,全球碳化硅外延片市场规模已经从 2019 年的约 28 亿元升至 2023 年的约 77 亿元左右。在中国,预计到 2028 年的碳化硅外延片市场将扩充至 132 亿元,复合年增长率为 50.9%。在尺寸的更迭上,碳化硅外延片也从 4 英寸逐步发展至 6 英寸,并呈现出向 8 英寸迈进的趋势。
天域半导体在研发进度上一直属于国内前沿。随着 N 型、P 型外延片研发成功后,天域半导体在 2014 年开始量产 4 英寸碳化硅外延片,2018 年量产 6 英寸,2022 年完成 8 英寸的研发,2024 年开始量产。公司也逐渐推进了该细分领域国产替代进程。
截至 2024 年 10 月 31 日,公司 6 英寸及 8 英寸外延片的年度产能约为 42 万片,是中国产能最大的公司之一。目前,公司产品的应用场景主要包括新能源行业(包括电动汽车、光伏、充电桩及储能)、轨道交通及智能电网、通用航空(如 eVTOL)及家电等行业。
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资料,按收入和销量计,天域半导体在 2023 年中国碳化硅外延片市场的市场份额,在中国排第一、全球排前三。
3 年高速增长,增长率 175%
2021 年后,随着特斯拉、比亚迪、小鹏、蔚来等搭载碳化硅车型快速放量,带动碳化硅需求急剧上升。天域半导体的产品出货量也在过去几年迎来强劲的业务增长。
2021 年、2022 年及 2023 年,公司的收入分别为 1.55 亿元、4.37 亿元、11.71 亿元,复合年增长率为 175.2%。与此对应的销量也由 2021 年的 1.7 万片增至 2023 年的 13.2 万片,复合年增长率为 178.7%。
公司对应期间的净利润也转亏为盈,分别为 -1.8 亿元、280 万元、9590 万元,同期整体毛利率分别为 15.7%、20.0%、18.5%。
经过 3 年高速发展后,2024 年的天域半导体的业务也迎来了考验。受多重因素影响,公司 2024 年上半年的收入同比下降 14.8% 至 3.61 亿元,并录得净亏损 1.41 亿元,整体毛利率为 -12.1%。
导致收入下降的因素主要有二:
一是受国际贸易局势的影响,海外销量减少。在报告期内,包括香港、韩国、日本、台湾、新加坡、欧洲及澳洲在内的海外市场销量逐年升高,期内占比分别为 14.7%、12.6%、44.2% 及 11.4%。2023 年时已经占据大多数收入,2024 年上半年有所回落。
二是受降价潮影响。由于上游原材料生产工艺的改善和产能扩充带来的价格下降,碳化硅外延片的价格也在下探。中国碳化硅外延片每片平均售价于 2021 年约为 9400 元,并预计于 2028 年前大幅下降至 6500 元。
而随着小尺寸 4 英寸外延片逐渐被大尺寸取代后,4 英寸外延片市场也将进一步萎缩。而不同尺寸的外延片的毛利率也有所不同,所以会影响公司的业绩和盈利能力。目前,天域半导体的大额订单主要是 6 英寸外延片。
为了抵抗降价潮,公司计划提升产能。公司预计产能将在 2025 年内增加 38 万片,年度计划总产能将增至约 80 万片碳化硅外延片。
估值超 130 亿
对于硬科技行业的细分赛道来说,产业资本在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,对于企业的意义不仅是财务水平的提升,更重要的在于订单资源的绑定。
大约在 2022 年时,一家半导体新材料的创始人就曾告诉我:"当时的行业竞争非常残酷,产品一旦没人买,就是 1 和 0 的关系。如果拿不到订单,就会死亡。如果能绑定一个主机厂,他们就可以抓住这个机会迅速长大。"他表示,企业抓住这个时期变得非常关键。
彼时的一级市场,已经进入半导体企业去泡沫化的阶段。在投资方向上,VC 们开始往半导体更上游的装备和材料走。因此,碳化硅相关上下游企业迎来了 VC 们的追捧。
天域半导体的首次融资就是发生在 2021 年 7 月,拿下了华为旗下的产业基金哈勃科技独家注资 7 千万元。对于哈勃来说,看中的就是其 5G 场景的应用。
一年后的 2022 年下半年,天域半导体抓住时机快速完成了 4 次增资。
第一笔增资是由比亚迪、嘉兴欣盈、创启开盈等一众产业资本出资 1 亿,主导了天域半导体的 A 轮融资。本轮资本均是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密切相关的产业基金。
接着再度增资 1.5 亿,投资方包括宜宾晨道、嘉兴海钰、诚毅欣锐、大中实业、超兴投资。
2022 年 8 月,天域半导体斩获约 6.68 亿元融资,投资方包括复朴投资、踊跃成长、立湾投资、春阳久泰、氢毅昕阳、中广源、缙云天域、中国 - 比利时基金、粤科鑫泰。
12 月,公司再度增资 4.9 亿元,莞顺投资、中山联芯、招商江海、招华招证、寰域投资、立湾倍增、立德让、华拓合富、博中创新。此外,润福投资也在差不多时间通过股权转让入股。
几轮融资下来,天域半导体的投后估值已经超过 130 亿元。IPO 前,哈勃科技及比亚迪分别持有公司 6.57% 及 1.50% 股份。
碳化硅产业进入快车道后,除了天域半导体外,其它碳化硅相关企业也迎来了冲击 IPO 的小高峰。
同是碳化硅外延片厂商瀚天天成在 2024 年 12 月底完成 pre-IPO 融资,主要用于产能扩大,加快在厦门投资建设 8 英寸碳化硅外延片生产项目。
2024 年上半年,碳化硅设备企业邑文科技、芯长征、芯三代、莱普科技、拉普拉斯、顶立科技均传出 IPO 最新动态,开启上市辅导,正式开始冲刺 IPO。
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 "东四十条资本"(ID:DsstCapital),作者:黎曼线上杠杆炒股,36 氪经授权发布。
上一篇:什么是配资炒股 清官包拯后代今何在?第35代后人为守护包氏祠堂,从不外出打工
下一篇:没有了